回看2019 | 文物保护、人事改革、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一览2019年行业政策
2019年已结束,又到了对过去一年做总结性回顾的时间节点。回首这一年,在政策的引导下与不断地创新实践中,博物馆继续通过展览展示、文创产品、社会教育、公众服务等方面深耕细作,挖掘潜能,寻找新的发展可能。开放的环境下,为各个博物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更需要我们时时审视已有的发展成果。
本期开始,弘博网将基于自身观察,以五期内容为大家带来2019年博物馆行业盘点,希望通过梳理过去一年博物馆行业的发展态势和重要事件,对行业内部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如有遗漏,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行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资金投入、技术进步,更要依靠政策法规的引导。尤其是为规范行业管理,确保稳定、有序发展,制订和贯彻政策法规已成为主要手段之一。2019年2月,国家文物局党组审议通过了《国家文物局2019年工作要点》,共涉及有6大类42个小项,包含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博物馆人事制度改革、文物资源管理机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文物收藏单位征集工作、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等方面。2019年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政策法规即围绕以上内容展开,近20余条。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发布,明确了行业发展的方针和着力点,政策的红利也为公众带来了更多、更好地文化产品及服务。
一文物保护与利用,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继2018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改革继续稳步进行,2019年发布文物保护利用的相关政策约占半数,足以可见其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
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支持文物保护的主要资金渠道,为适应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结合文物保护项目审批改革和文物保护工作实际情况,以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等,在认真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于2019年1月修订出台了《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办法》注重突出革命文物、文物安全等重点领域,适当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明确支持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政策的颁布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决策部署,有效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有序开展。
2019年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转发〈军事法院涉案文物移交办法(试行)〉并做好相关工作的通知》。这是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印发《军事法院涉案文物移交办法(试行)》之后,国家文物局进一步明确军事法院涉案文物接收的规则和程序,要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军事法院涉案文物接收工作。
《办法》,明确了军事法院涉案文物移交主体和接收主体,规范了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和临时保管的程序规则,对涉案军事文物和非军事文物的移交分别做出说明,并对移交的监督备案提出要求。
加强地方文物行政执法
2019年,河南风电项目破坏“楚长城”,南京碑亭巷六朝砖井被搬,南朝齐梁时期帝王陵墓石刻群遭非法拓印等一系列毁坏破坏文物事件层出不穷。当前,全国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违法违规破坏文物现象屡禁不止,文物行政执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南朝齐梁时期帝王陵墓石刻群遭非法拓印
2019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通知》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三大工作要求。要求承担文物行政执法职责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应明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专门明确了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物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文物执法队伍的职责分工;就业务培训、执法演练、创新执法方式等提出了有关要求。
征集《文物保护法》修订意见建议
自1982年通过实施以来,《文物保护法》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行至今已五次修订。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行的文物保护法的一些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文物市场如何规范管理、馆藏文物馆际之间有偿转让该如何处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过窄等问题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亟需新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
2019年8月9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文物保护法》修订意见建议的启事”,公开征求对修订《文物保护法》的意见建议。这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的法律条例将有新调整,而这也将对下一阶段文物保护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7月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切实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而确定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分县名单是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计15个片区、645个县。名单公布后,国家文物局还将以15个片区为着力点来统筹推进革命文物的整体规划、连片保护和统筹展示,同时加强对地方的宏观指导,加强跟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提出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绩效评估。
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批工作,对于参考我国每年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另有50处项目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12月又出台了《关于做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六点要求:落实保护责任、推进基础工作、加强科学保护、确保文物安全、推进合理利用、传播文物价值,切实做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依据。
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
2018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博物馆被烧毁,馆藏2000万余件藏品被焚,仅有10%的馆藏得以幸存。2019年更是世界文化之殇的一年,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皇家马厩与马术学院和日本首里城等世界重要文化遗产相继遭遇火灾。四川云岩寺、贵州东山古建筑群、安徽黄田村古建筑群、青海隆务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发生火灾,教训极为深刻,让文物消防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
11月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是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第一次专门就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工作联合出台的政策性文件。《指导意见》从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整治火灾隐患、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应急能力、开展宣传教育和严格督察问责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意见和要求,指导各级文物行政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和文物、博物馆单位开展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我国文物、博物馆单位防火形势,该文件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
紧接着,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联合印发了更有针对性的文件,12月16日《关于加强冬春文物火灾防控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物、博物馆单位,特别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此外,针对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国家也出台了更有针对性的专项文物保护政策法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等文件的公布,足以见得文物保护提档升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5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化了顶层设计,制订了保护标准、要求,明确了目标、任务,对于指导大运河沿岸省市采取“齐步走”“一盘棋”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2月底国家文物局就《大遗址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则是基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从更广泛的层面明确了大遗址利用基本条件、利用内容与方式、管理与运营等内容。导则提出,鼓励采用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动态监测文物安全、环境状况、游客量等,建立适用于大遗址的实时监测平台或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及时建档保管。
除国家层面发布的政策法规,根据2018年8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四川、河南、甘肃、重庆、黑龙江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文物保护利用相关政策,明确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
相关链接:
通知|国家文物局:加强地方文物行政执法工作
指导|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二
文博专业人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健全完善人才评价管理服务制度,这使得文博事业单位人才改革制度的制定势在必行,也成为了2019年文博行业内备受关注的政策法规。
11月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出台和实施,是推进文博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破除“四唯”倾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尤其是不把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注重考察文博专业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将创新成果、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作为评审的重要内容,评价更加科学。
二是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向基层和用人单位放权,逐步下放文博专业人员职称评审权限,鼓励人才智力密集的文博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调动人才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坚持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倾斜,通过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引导文博专业人员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最大限度地激励文博专业人员扎根基层、立足岗位、踏实做事、攀登奉献。
12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文博专业人员职称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加强监管、优化服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改革措。
意见的出台,将对延续30多年的文博职称评审制度带来重要变革,突破了以往文博系统内和外的界限,突破了事业和企业的界限,必将给文博专业人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文博事业提供优良的人才支撑,有力推动文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关链接:
破除“四唯”倾向 规范专业设置 《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
聚焦 | 国家文物局:创新人事管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文博人才队伍
三
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探索与发展
博物馆文化传播需要深耕于博物馆藏品的学术研究,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将藏品蕴含的文化传播出去。其中,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通过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传播,新媒体交互式、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等不断推动着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均给博物馆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2019年,我们也能看到不少政策也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探索与发展指明方向。
文化产业促进法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使博物馆文创产业得以呈现“井喷式”发展,带动了博物馆文化产业的提升。2019年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关于对《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或将迎来又一高峰。
其中,《草案》涉及文博行业的内容:
【鼓励创作】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创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优秀作品。
【精品战略】国家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科学编制专项创作规划,落实重大创作工程项目,举办文化精品展演展播展览展示活动,创作生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精品佳作。
【参与公共服务】国家采取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活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录。
【创意设计】国家积极推动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丰富创意设计文化内涵,促进创意设计产品的交易和成果转化,提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资源数字化】国家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标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建设文化大数据服务体系等。
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规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规划在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制定《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从总则、立项和编制、衔接和论证、报批和发布、实施和责任等方面对文化和旅游规划体系进行统一,对规划管理进行完善,以提高规划质量。
博物馆作为文旅融合发展重镇,此《办法》也将对博物馆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诉求,博物馆需要在保持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在文化旅游政策和环境的框架下,研究、分析自身阶段性特征和问题,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
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网红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打卡胜地”、一部手机游遍全省、创意园区里的各种小店火爆……一段时间以来,文旅消费“火力全开”,成为中国经济图景中的一抹亮丽色彩,尤其是2019年以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不少博物馆、美术馆首开夜场,为夜间文化消费增加了新选择,活力十足的文旅消费也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呼应。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这是文化、旅游消费领域的第一个“国字号”专项推进措施,也是《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以及《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的服务消费领域七大市场中第一个出台的具体政策举措。
其中《意见》指出,鼓励依法依规对传统演出场所和博物馆进行设施改造提升,合理配套餐饮区、观众休息区、文创产品展示售卖区、书店等,营造更优质的消费环境;推动中心城区4A级以上景区根据实际条件延长开放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这些意见也将为博物馆文旅融合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互联网+社会服务
2016年12月发布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至2019年末,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调动文物博物馆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完善业态发展支撑体系四大主要任务。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2019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中华文明”,促进社会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助力新动能增长。
《意见》提到,推进社会服务资源数字化,激发“互联网+”对优质服务生产要素的倍增效应。鼓励发展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虚拟博物馆、虚拟体育场馆等。一系列的内容,也将加大博物馆社会服务的共享开放力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博物馆馆藏资源相关法律问题
近年来,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博物馆通过“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的开展、示范基地的建设,逐渐培育形成“文物+旅游”“文物+教育”“文物+创意”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而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博单位文创开发体制机制问题、文创产品开发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创意设计人才缺乏的问题等,限制了文物资源促活文博机构的发展。
由国家文物局启动编制,并在5月8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式上公布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旨在促进博物馆、文化遗产单位有序开放文物资源信息,促进社会各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
《指引》就授权内容、授权模式、授权流程、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严格遵照中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著作权、商标权、博物馆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制,具有普遍适应性,符合我国具体实情,也必将为文博单位文物信息资源、商标、品牌授权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四聚焦博物馆管理与发展规划
在博物馆热点问题、发展的焦点问题备受关注的同时,国家有关部委也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为博物馆发展与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杜绝了一系列不利于博物馆发展现象的发生。
高校博物馆监管存在盲区
2019年10月,重庆大学博物馆部分藏品被疑为赝品,引发公众舆论关注,但此事件并非首次发生。近年来,在高校兴起博物馆热的同时,相应的管理规范并没能及时跟上,存在主管部门职能缺位、权责不清、程序不明等问题。
此次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意见》是时隔8年之后,教育部再次就高校博物馆工作下发文件。文件中写明,“各地各高校应主动发掘特色领域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客观条件,博物馆规划要有自身建构体系和逻辑特色,避免藏品简单拼凑展览、铺张浪费等现象。努力实现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和谐统一,突出文物、标本主角地位和观赏性,突出陈列展览的真实性和知识性”。
该文件对于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明确了高校博物馆除了服务教学科研,还要服务社会公众,这意味着接受公众监督,不再是高校自娱自乐。
证照分离改革
2019年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决定从12月1日起,在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据此,国家文物局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从设立文物商店审批;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许可;馆藏文物修复、复制、拓印单位资质认定;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审批四大方面进行落实。此方案将大幅减少博物馆行政审批,提升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有助于博物馆建立综合管理体系。
博物馆发展与建设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引导,出台了适合本身的法规政策,利用于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规划。如《深圳市博物馆发展五年规划》《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草案)》《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等,均着重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行业标准,引导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印发|教育部要求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避免简单拼凑,首提真实性
回首这一年,政策的支持为文博行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不仅督促文博单位更好地保护文物、展示文化记忆,也活跃了文化市场,给企业带来市场机遇,更在博物馆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更大变革。2019政策法规在2018年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与2018年相比,涉及内容更为广泛,方向更为明确,影响更为深远。
12月30日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中,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部署2020年工作,要求全国文物系统着力做好十项重点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抓好文物保护法修订、起草重要政策文件,编制“十四五”规划等三件大事,更加务实做好革命文物工作,更加扎实筑牢文物安全底线,更高效能加强文物保护,更高质量推进博物馆发展,更高水平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和对港澳台合作,更大力度发挥文物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更好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其中,还有一些政策处于征求意见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期待这些政策与重要部署为2020年博物馆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国旻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点活动公布!
通知|恭王府博物馆明年元旦起将调整开放时间并实行全网售票
聚焦|上海45家博物馆、景点接受信息化服务调查,总体水平究竟如何
新展|故宫首次在民营博物馆办大展回顾往期精彩
2020年,故宫博物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展览纷纷上新啦!
人人喊打的“鼠”,居然有这么多的吉祥之意?
这个跨年展览够“Biger”、够“精彩”、够“好玩”
说展|艺术展,历史展,网红展......看完我们的展评你的pick是?热议 | 博物馆让人感到害怕?这些网友有话要说!
全国首家省级教育数字博物馆上线,足不出户感受文化传承
金玉满堂,再现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生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